孚道动态

尽我所能 不负信赖

孚道说法|为算法戴上“紧箍咒”,拒绝“大数据杀熟”

2022/07/11
3573

来源:孚道律师 黎璇、李泳仪

引言


随着智能化手机普及和智能App平台的蓬勃发展,智能科技带来的生活便利,确实让人感到“真香”!线上购物、外卖、打车、租房等等,不管是衣食还是住行需求,一台手机、动动手指,足矣。同时,智能App非常注重用户的使用体验,配合用户兴趣爱好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产品服务:例如我今天在购物平台买了一双鞋子,第二天购物平台的推送都是鞋子,又或者你看了一条装修类的短视频,你会发现接下来的推送视频大多与装修有关……这种个性化推荐确实非常迎合用户的需求,能够有效保持和增加用户流量,培养用户持续使用平台的黏性。一方面,这些便捷的智能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消费体验度,另一方面,App平台也掌握了用户的喜好,但与此同时,有些敏感的用户隐隐察觉到被App平台实行了价格的差别对待,即“大数据杀熟”,这不免令人怀疑,是否用户的个人信息已经被擅自利用?本文我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以冀拨云见日。

一、App平台是如何做到用户的个性化推荐?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算法推荐。算法推荐是计算机专业中的一种算法,利用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等算法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推测出用户可能喜欢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算法能根据用户使用智能App的习惯来推荐内容。看到这里,读者可能会认为算法推荐只是总结用户的使用习惯,推送用户经常买、经常看,感兴趣的内容,不会与个人信息被利用和侵犯产生联系,其实不然。《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应当保证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公平、公正,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在下载App平台时,用户所勾选的《服务协议》或《隐私协议》同意平台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平台能够被“合法授权”掌握这些用户信息,但是有些平台却将这些个人信息加以商业利用并进行差异化定价牟利,导致用户被无情地“大数据杀熟”了。

二、你是“大数据杀熟”的受害者吗 ?


近年来,算法应用在生活、经济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等不合理应用导致的问题也严重影响着正常的传播秩序、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给网络安全、社会公平公正和网民合法权益保护带来挑战。


其中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是“大数据杀熟”。“大数据杀熟”指互联网商家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用户信息,通过算法分析处理对不同用户采用不同定价的“价格歧视”政策,以此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或许,你可以留意一下你经常下单的购物网站,同一类商品在你的手机中显示的价格比第一次使用该网站的新手价格要高;同一趟飞往杭州的航班,你作为某网站的VIP客户,机票价格却比不常使用该网站购票的用户价格要高。如果有前述的类似情况,很不幸,你已经成为了“大数据杀熟”的受害者。


三、“大数据杀熟”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

App平台根据收集到的用户个人资料、使用习惯、搜索偏好、活动轨迹等行为信息,利用算法建模成像,然后根据成像结论向用户推荐产品服务,甚至是不同用户不同定价。同一平台针对不同用户制定价格,严重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公平、诚实信用原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既然知道合法权益被侵犯了,消费者如何维权?维权难度大吗?笔者通过案例搜索发现,因落入“大数据杀熟”圈套后选择维权的案例却是凤毛麟角,分析原因有三:第一,消费者自身权益被侵犯但不自知;第二,消费者的经济损失少,但维权成本高故放弃维权;第三,即便起诉维权,但由于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举证困难,消费者胜诉几率不大。



三、“大数据杀熟”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

发生“大数据杀熟”是源于算法推荐服务的技术手段,为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算法推荐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发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用户权益保护问题,明确了算法知情权、选择权,要求告知用户其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情况,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特别提到针对消费者群体,《规定》明确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

结语

我国拥有庞大的智能App用户群体,国家应当多措并举开展系列的规范化管理,以更好地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使用App的个人习惯数据被算法推荐利用却是用户能感受得到的。规范算法推荐服务治理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网民等多方主体共同监督、共同参与,推动算法推荐服务公正公平、规范透明,为算法戴上法律的“紧箍咒”,有效杜绝“大数据杀熟”行为,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活空间。